運動鞋“熱炒”退卻 拖鞋成為下一個“受害者”
發布時間:
2022-09-27 13:07
來源:
說到炒鞋,相信大家已經不陌生了,回想起前幾年轟轟烈烈的鞋圈炒鞋熱,可謂是令吃瓜群眾們大開眼界,數倍溢價的球鞋在二級市場隨處可見,炒鞋販子們將從不同渠道得來的鞋子反手一賣,利潤瞬間翻幾番,有些限量版運動鞋甚至被炒到了八九倍高的價錢,其大起大落堪比股市。
只是這股炒鞋熱來也匆匆去也匆匆,僅僅數年光景,在官方點名批評與各大品牌方的“整治”之下,炒鞋這股“妖風”很快便被打壓了下去,一些反應慢退場不及時的鞋販子們更是積壓了大量的貨,血本無歸。
然而,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?其實自去年開始,二級市場上便出現了許多價錢動辄四位數的拖鞋,不但價錢一路飙漲,甚至遭到瘋搶。你沒看錯,不是球鞋之類的運動鞋,僅僅是我們日常家居所穿的拖鞋,幾年前那股炒鞋的“妖風”出人意料地吹到了拖鞋這邊。
其中較為瞩目的就要數李寧旗下的兩大旗艦系列:驭帥和韋德之道了。韋德之道4全明星銀白款拖鞋就曾在得物APP上以將近五萬元的價錢出售,而該鞋參考發售價僅1499元,漲幅高達31倍左右!而另一款韋德之道7 wow7 The Moment限量款也由發售價的1699元一路高漲到了3萬元左右。
除了上面兩款,還有安踏的近五千元哆啦A夢聯名休閑板鞋,原發售價僅為499元,漲了8倍多。甚至有些鞋販子在“新疆棉事件”後,以“幫助國貨”為名哄擡價錢。其狂熱的行為令人難以言表。
網友們都紛紛吐糟,“當個人吧,連拖鞋都不放過。”“是我的腳不配了。”“這拖鞋上面是鑲金子了嗎?”
不管網友如何評論,這股“炒拖鞋熱”在錢的誘惑下照舊死灰復燃,除開上面說到的一些限量高定款,連許多發售價兩三百左右的拖鞋也紛紛被鞋販子們“炒”了起來,售價翻了3-9倍不等。
說到底,不管是球鞋運動鞋也好,拖鞋也罷,這種世間萬物皆能“炒”的狀況自古以來便存在,炒鞋子、炒卡片、炒比特幣等等,不一而足,說到底不過是資本炒作,不管是哪一類參與者,終究難逃被這個貪婪的市場反噬收割的命運。
下一頁
相關新聞
中國IDC圈5月30日報道:隨着我國互聯網產業的飛速擴展,傳統的鞋類經銷的觸手也逐漸向電子商務渠道模式延伸。在眾多的電商巨頭不斷地向全品類擴展擴張的時候,我國一些眼光的産業開始着眼於一些細分商品類目。一些國內為數不多專註於品牌帆布鞋的知名電商,其成功地運作已經開始在業內展現出強勁的生命力和前景。
近日發布的《2022年世界鞋業年鑒》報告顯示十大鞋類進口國中,其中8個是歐洲國家,這是該報告得出的重要結論之一。《2022年世界鞋業年鑒》報告分析了2021年製鞋工業擴展狀況。 報告稱,歐洲鞋類進口超過全球鞋類出口的三分之一,是很大的鞋類出口市場。亞洲和北美的進口份額相當,約占總數量的四分之一。但是,在過去幾年中,亞洲和北美逐步呈現出不同的走向,其中,亞洲的市場份額不斷增加,而北美的市場份額持續下降。 從鞋類進口國來看,美國經濟從疫情中開始復蘇,美國在2021年確認了其鞋類進口國的核心地位,其進口份額增加了近3個百分點。 十大鞋類進口國中有八是以德國為首的歐洲國家。荷蘭去年重新進入榜單,排在10位。俄羅斯替代了比利時位置,上升到第6位。日本是亞洲大的鞋類商品進口國。
炒鞋並非新鮮事,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存在。目前,全球範圍內已經形成了具有一定市場規模的炒鞋圈子。據圈內人士稱,炒鞋厲害的時期是2016年到2019年,這幾年很多人靠炒鞋發了財。數據顯示,2019年,全球二手球鞋市場規模達到60億美元,而我國二手球鞋市場規模占據了其中的1/6。炒鞋之瘋狂,從球鞋相關産業註冊數量可見一斑:2016年,我國球鞋相關産業數量為4800家,而到2019年,球鞋相關産業數量增至9200家。